>外贸习题>教师的形体美答案公众号中国大学mooc网课答案 《教师的形体美》课程准备篇
活动0.1 课程适合我吗?随堂测验
1、1. 形体美的根本在于身心合一。
2、对身体的认知来自外观察和内感知。
3、正常情况下的身体酸痛说明:体液淤积。
4、“身体柔软”指的是以自我身体重力压迫关节打开幅度?
5、“懒人”训练是一种赖在床上也能塑造形体的训练,你信吗?信,选正确,不信,选错误。
6、操场上的运动由人体运动系统的肌肉主动收缩完成?
7、“行为得体”指的是机体形意协同对肢体伸缩的控制感。
8、从化妆的角度:“面子”是给自己的,还是要给他人看的?既给自己,也给他人。是,选正确。不是,选错误。
9、从形象的角度:“微笑”是给自己的,还是要给他人看的?既给自己,也给他人。是,选正确。不是,选错误。
10、从形体的角度:“穿衣”是遮羞,还是塑形?既遮丑,也塑形。是,选正确。不是,选错误。
活动0.2 我做好准备了吗?随堂测验
1、我能够从互联网上找到需要的软件并自己成功安装。【如果能做到,请选择正确,否则请选择错误,并先请周围的同事协助你学会这一技能】
2、我能够根据网上找到的教程学会软件的使用。【如果能做到,请选择正确,否则请选择错误,并先请周围的同事协助你学会这一技能】
3、我知道如何把Word文档转成PDF文档。【如果能做到,请选择正确,否则请选择错误,并学习本活动中的后续步骤“制作PDF格式的文档”】
4、我知道如何分享较大的文件(大于100M)。【如果能做到,请选择正确,否则请选择错误,并先请周围的同事协助你学会这一技能】
5、在学习过程中,我知道论坛中哪些活动是计分的,哪些是不计分的。【如果能做到,请选择正确,否则请选择错误,并学习本活动中的后续步骤“提高学习效率的平台工具”】
6、在论坛中发帖时,我能做到不发水贴,在发帖提问之前能先了解是否已有相同的提问。【如果能做到,请选择正确,否则请选择错误,并学习本活动中的后续步骤“提高学习效率的平台工具”】
7、在论坛中发帖时,我知道如何关注感兴趣的帖子。【如果能做到,请选择正确,否则请选择错误,并学习本活动中的后续步骤“提高学习效率的平台工具”】
8、每周学习结束后,我能够自己总结出学到的知识,并提出新的问题。【如果能做到,请选择正确,否则请选择错误,并能在后续的学习中留意这一点】
9、在参与同伴互评活动时,我能够认真阅读同伴的作业,按照评分标准给出合适的评分,并尽可能提出修改的方向和具体的建议。【如果能做到,请选择正确,否则请选择错误,并学习本活动中的后续步骤“什么样的评语对你帮助最大”】
10、我在学习时,能够合理、灵活、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。【如果能做到,请选择正确,否则请选择错误,并能在后续的学习中留意这一点】
活动0.2 我做好准备了吗?随堂测验
1、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为大中小学的教师。为了让课程能够持续地培养中国的教师,也为了公平客观地反映学员的学习程度,希望你可以承诺做到以下要求。(同意请选择正确)
2、作业都是原创,不抄袭,如果有引用别人资源的地方,一定注明出处。(同意请选择正确)
3、不泄露本课程测验和考试的考题及答案,不和他人讨论试题内容,不在课程论坛或互联网上发布或讨论任何与本课程测试有关的讯息。(同意请选择正确)
4、不冒名顶替他人学习,拒绝做替考、替学的“枪手”。(同意请选择正确)
5、不借作业供他人抄袭,一旦发现,两人都是零分。(同意请选择正确)
6、允许就课程话题进行讨论,但是需要每个人独立写一份作业或发帖,而不允许一个老师记录讨论结果,大家复制一份。(同意请选择正确)
7、自觉遵守讨论区各论坛的话题约定,不发与论坛话题无关的帖子。不把一个帖子到处粘贴。(同意请选择正确)
8、不发“支持”、“同意”这样的帖子----这种支持赞同可以直接对所认同的帖“点赞”即可。我们希望留在论坛上的每个帖子都有内容。这有几个好处:一是论坛讨论了哪些问题会看得比较清楚,二是哪些问题有多少人关注也比较直观。(同意请选择正确)
9、先看别人的帖子再发言,如果英雄所见略同就点赞。如果有补充,就在其后加几句。不要上来就发帖,这样很容易出现观点重复帖,对于上万人学习的课程来说,就是帖灾了,会影响大家交流的深度。(同意请选择正确)
10、严禁言语暴力,与人为善。(同意请选择正确)
1. 我的体形美好吗?
1.1体形美好的身体审美和形象好感随堂测验
1、看上去比较美好的身形有:
A、身体的前胸垂线与腹部的垂线之间相差约1公分左右。
B、体轴位于身体正中心,前胸与腹部的垂线,后背与臀部的垂线,大体相同。
C、身体的后背垂线与臀部垂线之间相差约1公分左右。
D、体轴位于身体正中心,前胸与腹部的垂线,后背与臀部的垂线,大大超过1公分。
2、衡量人体美的标准在于:
A、身体的上下身比例较符合黄金分割。
B、骨骼发育正常,关节处无粗大隆起。
C、足弓高,无扁平足现象。
D、身体细长,总体匀称。
3、体形审美的观察点在于:
A、身体的天然体型。
B、科学训练下的体形美好。
C、人体的轮廓线条。
D、身体的赘肉有多少。
1.2认识身体的重心、重力线和中心线随堂测验
1、人体重心位置与体形的关系在于:
A、女子骨盆大重心位置比男子低
B、男子骨盆窄重心位置比女子高
C、人体重心位于第二骶椎前7cm处
D、同身高,瘦者重心低于胖者
2、地引力对身形的影响在于:
A、使身体能够使上力站直
B、使身体的软组织下赘
C、使身体的脏器变位
D、使身体的肌张力抵消重力
3、人体中心线指的是:
A、人体左右前后距离相等的竖直线
B、正面观,人体左右距离相等
C、侧面观,人体前后距离相等
D、中心线从正面观和侧面观都是竖直线
1.3认识身体的内外轮廓线和三围线条随堂测验
1、形体的内外轮廓线在于:
A、内外轮廓线都指身体外部的线条
B、内轮廓线靠向身体的中轴
C、外轮廓线就是身体的外围
D、外轮廓线靠向身体的外围
2、身体的三围的内含包括:
A、三围的尺度是对躯干形态的评价
B、身体横向比较的重要数据
C、三个数据可描绘体形状态
D、三个数据说明形体的美与不美
1.4认识身材的黄金分比、头面和体表随堂测验
1、体表面的黄金分割比意义在于:
A、体表面可以矩形结构进行形态描述
B、体表面可以三角形结构进行形态描述
C、体表面可以圆形结构进行形态描述
D、体表面不可以线段进行形态描述
2、分析体形以身材数据进行黄金分割式的比对:
A、身材数据比对有几何形大小
B、身材数据比对有点位设置
C、身材数据比对有线段的长短
D、身材数据比对不包括矩形
3、头面部是人体的中心部位,形体意义在于:
A、化妆是为了突显中心部位
B、洗面是为了突显中心部位
C、笑脸是为了突显中心部位
D、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着力于面部表情
1.5认识身体的结构稳定、支撑和平衡随堂测验
1、身体的三维结构包括:
A、关节围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运动
B、关节围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运动
C、关节围绕垂直轴在水平面上运动
D、关节围绕垂直轴在冠状面上运动
2、持续稳定的身体在于动态平衡:
A、头部直立成为身体的主轴
B、头部偏离中心线身体就不对称
C、重心是身体稳定的根本
D、对足的稳定与身体的稳定无关
3、双足支撑身体立于地面的意义:
A、稳定身体
B、支撑身体
C、承担身体一些重量
D、承担身体全部的重量
4、“站壁”动作的训练价值在于:
A、伸直躯干
B、伸直肢体
C、调整人体中心感
D、调整人体的所有姿势
5、身体平衡与立足的关系:
A、加强身体肌肉向中心的收缩力
B、立足是让足部有力量
C、立足是让全身机体向上收拢
D、立足不易使人体腹部内收
2.我的气质优雅吗?
2.1 气质优雅及其体质优良、气息雅致随堂测验
1、气质的优雅在于:
A、身体良好的体征
B、身体运转机制良好
C、身体和心灵的统一
D、心地善良美好
2、体质的优良在于:
A、人体九大系统工作正常
B、无意识的呼吸能够深入机体
C、睡眠中的呼吸为无意识呼吸
D、人体九大系统与形体训练无关
3、气息的雅致在于:
A、人体的物质代谢与气息相关
B、随意识的呼吸能够调理身心
C、气息深入机体是可以被感知道
D、气息无法被感知
2.2体腔三膜与呼吸送气、清气、容气随堂测验
1、体腔三膜的呼应在于:
A、声带为体腔三膜之一
B、对 横隔膜为体腔三膜之一
C、盆底膜为体腔三膜之一
D、三膜对体腔无功能
2、呼气的作用使身体:
A、呼气是让气体出体外
B、送气使气体实施其管道上的功能
C、清气使肺泡有张力的弹性
D、呼气就是送气和清气
3、吸气的作用使身体:
A、吸气是让气体进体内
B、含气使气体实施其肺泡上换气功能
C、容气使气体进入血液使管壁有弹性
D、吸气就是含气和容气
2.3觉知心脏搏动、气血脉动、气息入肺随堂测验
1、气血脉动使身体感受于:
A、气血流动在血管中
B、动脉浅表处可以摸到脉搏
C、颈动脉处可以很容易感知脉波
D、气血脉动不可能被感知
2、气息入肺作用于身体的:
A、快速呼吸推动横隔膜运动
B、以连续吸气的方式充盈肺泡
C、隔肌收缩联动腹肌以加强动作的连贯性
D、快速呼吸的意义在于腹肌的收缩
3、心脏的搏动使身体感知于:
A、心脏跳动可被感知
B、心跳速度随身体状况而改变
C、心率正常在60-120/1分钟
D、心率正常在50-200/1分钟
2.4感觉“顶胯”、“摆膝”、“平摇”动作呼吸随堂测验
1、“顶胯”动作促进人体呼吸在于:
A、“顶胯”动作伸展时使身体自然产生吸气
B、“顶胯”动作还原时使身体自然产生呼气
C、反复“顶胯”加强气息在身体里的运转
D、“顶胯”使身体伸展易产生呼气
2、“摆膝”动作促进人体呼吸在于:
A、“摆膝”动作扭动时使身体自然产生呼气
B、“摆膝”动作还原时使身体自然产生吸气
C、反复“摆膝”加强气息在身体里的运转
D、“摆膝”使身体扭动易产生吸气
3、“平摇”动作促进人体呼吸在于:
A、“平摇”动作使整个身体活动起来
B、“平摇”动作易使脏器归位
C、“平摇”动作持续以加强腹肌收缩感
D、“平摇”是左右晃动身体
2.5面型、口型、表情、眼神、视线随堂测验
1、语言中的口腔与面部形态:
A、说话的面部形态关系到人物的形象
B、说话着力于口腔内部
C、“打、提、挺、松”使面部有美感
D、“打、提、挺、松”无关面部美感
2、发音与口型的变化在于:
A、六个元音的口型使发声到位
B、口型不按要求也可以发出那个音
C、口型的准确是为了语言发声的整体合理性
D、六个发音不能涵盖普通话全部的元音
3、语言的面部表情在于:
A、字音的口型与表情无关
B、字音的表情与表达有关
C、字音的口型是为发音准确
D、字音的口型与表情表达相关联
4、眼睛的神态在于:
A、眼神是心智的表达
B、视野是能看到的
C、视线是要看到的
D、眼神的表达就是眉飞色舞
3我的体姿规范吗?
3.1体式规范及其姿势范本随堂测验
1、体姿的规范在于:
A、身体姿势结构的合理性
B、直立的身体最平衡
C、脊柱的伸直最省力
D、扭拧身体才能使体姿规范
2、体式的规定在于:
A、身体可以划分为十六个环节
B、十六个环节由身体的主要关节构成
C、体式由十六个环节结构
D、体式规定在于反关节运动
3、姿势的范本在于:
A、姿势是身体的运动
B、姿势围绕三轴运动
C、姿势范本是美的姿势
D、姿势范本是礼仪动作
3.2放松头颈、颈胸关节部位随堂测验
1、头颈关节放松的意义在于:
A、疏通头颈血管
B、活动头颈关节
C、拉伸头部肌肉
D、活动范围越大越好
2、放松颈胸关节的意义在于:
A、让头部回到脊柱的中间位
B、让头部帮助身体的平衡
C、使喉部肌肉放松以利发声
D、颈胸关节活动范围越大越好
3.3拉伸肩胛、胸廓,转活肩随堂测验
1、拉伸肩胛骨的意义:
A、肩胛骨上附着背部大部分肌肉
B、肩胛骨活动范围越大越好
C、肩胛骨活动主要在于水平伸和外展
D、肩胛骨的活动与增强肺活量无关
2、肩关节转动灵活的意义:
A、肩关节的灵活性在于环转运动
B、肩关节上伸要达到与肩宽
C、肩关节后伸双臂相握
D、肩关节不能做旋动
3、胸廓拉伸活动的意义在于:
A、对 胸廓拉伸由肋骨两边对应完成
B、左边肋骨内收时,右边肋骨外展
C、胸廓拉伸还可以通过脊柱的旋转运动
D、胸廓拉伸不可以通过屈伸运动
3.4固定肘,抻拉腕、指关节随堂测验
1、肘关节固定意识的意义:
A、肘关节运动不能过度后伸
B、肘的固定有助于前臂的运动
C、肘部是手臂的中间部
D、肘关节除了做屈伸还能做外展内收运动
2、腕指关节抻拉的意义在于:
A、抻拉手的神经末梢
B、灵活指关节
C、疏通指血管
D、腕关节只能做屈伸运动
3.5旋转脊柱,扭拧骶髂关节随堂测验
1、脊柱旋转活动的意义在于:
A、脊柱以垂直旋转的方式运动
B、坐在椅子上可以很好地做脊柱旋转动作
C、仰卧屈膝两边摆动下肢可以使脊柱旋转
D、脊柱不可以旋转运动
2、骶髂扭拧活动的意义在于:
A、骶髂关节是骨盆髂骨与骶骨的连接
B、骶髂关节运动影响骨盆活动能力
C、扭拧动作由双边的骶髂关节共同完成
D、骶髂关节不能运动
3.6外展髋,屈膝、踝向足尖随堂测验
1、髋关节旋外展开的意义在于:
A、髋关节常用屈曲90度
B、坐姿就是髋关节的屈曲
C、髋关节后伸影响走姿形态
D、髋关节不能做外展内收运动
2、膝屈曲向足尖的意义在于:
A、膝关节是腿的中间部
B、膝膑骨中间要对应足尖
C、膝膑骨方向要对应髋关节
D、X型腿不是因膝的屈曲方向影响所至
3、踝趾活动的意义在于:
A、踝趾活动影响腿的走步能力
B、踝趾部有多个关节组成
C、俗称“脚力”指的就是踝趾活动能力
D、跟骨与第三指成直线连动
4、形体训练顺着关节运动的意义在于:
A、形体训练依据关节结构而进行幅度范围内的运动
B、关节幅度内的运动影响周边的肌肉、神经、血管等
C、以自身重量压迫关节达到活动幅度,而后舒缓机体
D、扭拧身体的动作不是顺着关节运动
4.我的形象端庄吗?
4.1形象端庄之相貌端正与形象庄重随堂测验
1、教师形象端庄的意义在于:
A、端庄的形象让人尊重
B、端庄的人做正经的事
C、动作线条横平竖直即为端庄
D、斜靠、依托讲桌说课不影响教师形象
2、相貌端正的意义在于:
A、相貌包括人面部的外部修饰
B、相貌包括人发型的外部修饰
C、相貌包括人着装的外部修饰
D、相貌包括人面部、发型、着装及其着色的外部修饰
3、形象庄重的意义在于:
A、教师形象是社会高雅要求加于个体身体的内容
B、外部要求通过接受的程度调适出教师形象应该有的状态
C、身体外部修饰包括化妆、理发和着装
D、庄重的形象只要求衣着干净即可
4.2洁面护肤、观察面型、基础妆容、出彩妆容随堂测验
1、洁面护肤的意义在于:
A、清洁卫生
B、眉目清秀
C、自我形象
D、治疗皮肤
2、观察面型的意义在于:
A、修饰面型
B、面部审美
C、8种面型分类
D、按标准塑型,千人一面
3、基础妆容包括:
A、护肤步骤
B、肤色统一步骤
C、眉毛修饰步骤
D、突出口红步骤
4、出彩妆容目的在于:
A、灯光下的另一个自己
B、梦幻中的人物形象
C、让别人认不出是谁
D、包括自然的裸妆
4.3头型轮廓、发型塑造、面型发型、发缕质感随堂测验
1、发型塑造的意义在于:
A、发际线的处理
B、发型轮廓
C、认清“发旋”
D、膨胀发型不影响教师形象
2、头型轮廓认知的意义在于:
A、剪发要根据每个人的头型进行
B、剪发要改变每个人的原头颅形状
C、剪发是修饰面型的最后手段
D、头型轮廓包括发型
3、发型对应面型的意义在于:
A、发型要因面型而有所改变
B、目字脸型不易留紧贴型长发
C、目字脸型可留齐眉刘海
D、目字脸型不宜增加宽度
4、发缕质感的意义在于:
A、毛发生长周期可达5年左右
B、毛发可长的长度达1m以上
C、发缕可处理成直线条、曲线条
D、发缕不可以处理成混合线条
4.4人物观察之男、女各种类型的自我形象塑造随堂测验
1、人物形象的观察点在于:
A、清秀者着装显品质
B、粗壮者着装显体质
C、优美者着装显华丽
D、邋遢者着装显俏丽
2、形象塑造的意义在于:
A、改变原来自我的外部形态
B、让自己有信心
C、让自己心情愉快
D、让自己炫耀于人前
4.5形象塑造之色彩搭配、廓型图案、体廓衣廓随堂测验
1、服装色彩搭配的法则:
A、服装色彩搭配在同色系显稳重
B、服装色彩搭配在对比系显跳跃
C、在同色系中加少量对比显出彩
D、教师服装不可以有对比色
2、廓型图案适宜身体的法则:
A、身体廓型大,服装廓型可大
B、服装廓型改变身体廓型
C、廓型图案调整衣廓和体廓
D、图案大可修饰衣廓,适宜教师穿着
3、衣廓适宜体廓的意义在于:
A、体廓决定衣廓
B、衣廓修饰体廓
C、体廓着不适宜的衣廓,不美
D、衣廓放入不适宜的体廓,调整形象,不美
5. 我的体态友善吗?
5.1体态友善及其态度善意、体姿友爱随堂测验
1、姿体善意表达的形态在于:
A、善意的体势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身体语势
B、一般情况下教师不接触学生身体
C、关注学生的视线
D、动作意向表达一切以学生为主体
2、姿体善意表达的形态在于:
A、善意的体势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身体语势
B、一般情况下教师不接触学生身体
C、关注学生的视线
D、动作意向表达一切以学生为主体
3、体姿体现友爱的意义在于:
A、手臂动作的表达
B、包括手势动作语意的明确性
C、包括手势动作语意的模糊性
D、手势稳重表现在不使用手势语
5.2微笑进教室、上下课礼仪、板书雅姿势随堂测验
1、微笑进入教室的意义在于:
A、反映教师的好心情
B、对学生的尊重
C、一堂课好的开端
D、不在乎学生注视的眼光
2、上下课礼仪的意义在于:
A、使上下课的教室气氛有所改变
B、使上课成为严肃对待的事
C、使教室成为明辨事理的场所
D、使师生的阶位平等
3、板书雅姿势的意义在于:
A、板书是为了突出讲课程序的重点
B、板书雅姿势要顾及学生的存在
C、板书雅姿势要顾及学生的视线
D、板书雅姿势可以显得“龙飞凤舞”
4、在黑板上画图追求雅姿势的意义在于:
A、板画要有一定范围的规定
B、板画雅姿势依托黑板的边框
C、板画雅姿势要关注图形说明的步骤
D、板画雅姿势可以文字与图画混杂
5.3身体三分区、手臂动作位摆放正确随堂测验
1、身体三分区的文化意义:
A、身体以头部、胸部和骨盆部分为三个动态区域
B、头部的动态使人进入智力的反应
C、胸部的动态使人进入情感的反应
D、骨盆的动态使人进入情绪的反应
2、手臂动作位的关注意义在于:
A、双手或单手动作
B、手的举动上不超过头顶,下不超过肚脐
C、避免手在骨盆部位的运动
D、说课中,手的辅助动作可以超出头部——胸腰部之间
5.4教室分区、移动位相、与学生互动随堂测验
1、教室分区的意义在于:
A、认识教室区域的功能
B、掌控教学氛围
C、掌控学生区块
D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区
2、在学生关注下教师移动的体位相意义在于:
A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
B、让学生更多地看到教师的正面
C、关照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
D、让学生看到教师对学生的喜恶
3、教师与学生互动中适宜的体态:
A、师生互动要关照每一位学生的感受
B、按习惯的路径巡视所有学生
C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
D、友爱学生,也可拍肩摸头
5.5数字、指示、评价、警示课堂手势随堂测验
1、数字手势的意义在于:
A、提示学生对数据的感知
B、辅助语言的表达
C、提示语言逻辑性记忆
D、在小学用手指做计算
2、指示的手势意义在于;
A、关照对方的意愿进行指示
B、按照指令要求的指示
C、指向性的指示
D、完全按照教师意愿的指示
3、评价的手势意义在于:
A、引起他人的注意
B、肯定的答复
C、否定的答复
D、不是教师的意愿
4、警示手势的意义在于:
A、提醒他人注意
B、按照手势行事
C、制止发展的事态
D、使用模糊的手势